市工商局深入實施商標興市戰略,大力宣傳商標法律法規,實施“商標富農”工程,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。全市有效注冊商標達到26921件,其中中國馳名商標47件,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42件。
商標窗口,惠企便民。2017年3月1日,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唐山商標受理窗口在市民服務中心正式運行,這是全省首批商標受理窗口。該窗口自正式運行以來,規范有序、便民服務作用凸顯,從企業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,優化營商發展環境,為企業注冊商標提供最大化便利。該窗口安裝了商標查詢軟件,印制了《商標注冊服務指南》,建立微信咨詢群,制作申請樣本和電子版,做到一次辦結。據統計,該窗口共接待申請商標咨詢2540人(次),辦理商標注冊申請已達1344件,受理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。該窗口每件商標注冊僅收取300元基本注冊費用,其他查詢等服務全免費,真正實現了讓商標注冊“數據多跑路”、百姓和市場主體“辦事少跑腿”的目標,并與企業登記注冊實行一條龍服務。市政府還在《唐山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若干政策措施》中,明確對2016年至2018年新申請注冊商標成功的唐山本地小微企業,可申請2000元商標注冊獎勵。企業注冊商標從此有了便捷渠道,縮短了注冊時間,節省了注冊費用。商標受理窗口不斷提供優質服務,從源頭培育壯大商標注冊群體,不斷激發市場活力,有力推動了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。
地理標志,商標扶貧。該局建立50件地理標志商標培育庫,制定業務精通工作人員對重點貧困地區進行針對性指導,已組織灤縣花生、黑沿子毛蚶、樂亭扇貝、樂亭桃、樂亭甜瓜、灤南蝦油、灤南海米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。4月14日,“唐山大米”地理標志獲批,使我市的地理標志商標達到15件,位居全省第一位。
2017年,“遷西板栗”作為省代表參加了世界地理標志大會,并先后四次參加“中國商標節”和“全國地理標志產品展”。市工商局先后出臺了《關于實施商標品牌戰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》和《唐山市商標扶貧工作方案》,制定了《商標幫扶制度》,充分發揮商標品牌指導站作用,促進該市地理標志的發展。該局積極幫助遷西林學會進行商標注冊,與商標事務所進行對接,協助其進行了國際注冊,先后在德、法、意、西班牙、香港、臺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注冊。該局按照“培育一批、扶持一批、推薦一批”的原則,加大對“遷西板栗”地標企業的品牌培育力度。制定專人通過現場指導等方式,幫助建立商標管理制度和保護措施,幫助相關企業組織申報材料,解決出現的難題。遷西縣共認定板栗行業馳名商標3件。
經過該局不斷培育和幫扶,遷西板栗栽培面積達75萬畝、4500萬株,常年產量5萬噸。產品銷往國內上海、大連、廣州等180多個大中城市,國外已銷往日本、澳大利亞、新加坡、韓國、歐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出口1000萬公斤,占全國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,省出口總量的近二分之一。“遷西板栗”產業已輻射至全縣17個鄉鎮、417個行政村,帶動種植戶60000余戶。遷西板栗被注冊為地理標志后,每斤高出市場價0.5至1元,人均增收近千元,全縣栗農人均收入從過去的幾百元到目前提高到人均2600多元,比2008年翻兩番。遷西板栗產業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8萬余個,帶動30萬栗農和10萬炒栗人增收致富,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商標質押,融資助企。自2010年鴻宴飯莊實現省商標質押零突破后,該局將商標質押融資作為工作重點,摸清馳著名商標企業融資需求,與天津銀行、渤海銀行、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牽線搭橋,先后8次組織銀企對接會,幫助跑辦相關質押手續,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。該局已累計為企業融資11.25億元,商標質押融資額居全省第一位。
加強保護,聯合打假。市工商局開通打假維權“綠色通道”,主動與企業聯手打假,切實保護商標專用權。重點查處侵犯涉外商標、馳名商標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、集體商標等專用標識的違法行為,形成打擊商標侵權的高壓態勢,有效地保護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。該局加強對商標印制企業的監管,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商標印制管理規章制度,還開展商標專用權保護進企業、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網絡活動。2017年,市工商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598人次,執法車輛658輛次,檢查市場主體7570戶次,查處商標侵權案件87起,罰沒款185.23萬元。